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期刊 » 业界动态 » 正文

我国肉鸭行业未来发展策略

      来源:《肉业产业资讯》    2015年第7期
 
内容摘要:家鸭的分布格局更不均匀,家鸭的驯化历史很长,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古罗马帝国都有饲养,世界上鸭和番鸭品种共有220个,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高加索地区,现在家鸭的饲养主要在中国,总量占全球的70%左右,鸭的品种(不包括番鸭)占记录家禽品种总数的11%。
   一、大型育种公司是肉鸭遗传资源保护的中坚力量
  家鸭的分布格局更不均匀,家鸭的驯化历史很长,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古罗马帝国都有饲养,世界上鸭和番鸭品种共有220个,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高加索地区,现在家鸭的饲养主要在中国,总量占全球的70%左右,鸭的品种(不包括番鸭)占记录家禽品种总数的11%。
  目前我国肉鸭养殖仍以快大型肉鸭为主,占据中国肉鸭市场90%,导致我国多个麻鸭品种出现频危甚至频临灭绝的或者出现不同程度退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最新数据,全世界禽类遗传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禽类品种有4%灭绝,12%频临灭绝,16%危险,26%无危险,42%不详,其中在欧洲及高加索有3个肉鸭品种灭绝。针对肉鸭品种退化的现实,要加强肉鸭资源保护工作。
  目前许多水禽养殖大国已认识到了品种多样性对于保持国际水禽市场优势地位的重要性,一些大型育种公司已经成为水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中坚力量,他们保存了大量的资源系作为育种素材。如法国赛巴拉·萨松家禽育种公司建有庞大的家禽基因库,保存着各种鹅种的优良基因。英国尼科尔集团樱桃谷农场有限公司拥有北京鸭肉用型、蛋用型和北非型等16个品系;一些国立大学和研究所也建有遗传资源库以供研究用,如阿尔伯塔大学保存有几个纯种的禽类品种。此外,国外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如加拿大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基金会和加拿大野鸭基金会等。虽然目前国内一些大型肉鸭公司也在进行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但是在系统性、科学性和重视程度上都有待提高,这也是肉鸭企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加速优质肉鸭育种,环节肉品质下降问题
  目前生产中大型肉鸭都经过高强度选育和杂交配套,其早期生长速度几近极限,不可避免会造成肉品质下降。其实,生长速度、肉品质、饲料报酬都是肉鸭重要的经济性状,对于一个品种的评定,如何在三个性状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将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如何利用现有的遗传资源来改良鸭肉品质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鸭肉品质下降的现状可以通过优质肉鸭育种来改善。优质肉鸭育种策略:充分利用建昌鸭、巢湖鸭、莆田黑鸭白色突变个体与北京鸭进行杂交配套利用。可以模仿“肉杂鸡”的制种思路,利用金定鸭、高邮鸭等高产蛋鸭品种与绍鸭进行经济杂交生产花边鸭(肉杂鸭),60日龄即可上市,活重达到2.1千克/只。目前以临武鸭、吉安红毛鸭、江夏鸭、金陵白鸭为优质肉鸭生产板鸭、卤鸭、咸水鸭的产品是不错的方向,有专家预测,今后这一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30%。
  三、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规避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问题很大部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监管力量不均衡引起的,而监管不到位就会给企业提供诚信缺失的土壤。要实现食品安全状况的全面和根本好转,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监管势在必行。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自建生产基地,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在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整个过程中对产品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以便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到出问题的原料或加工、运输环节,必要时进行产品召回,实施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由此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目前部分肉鸭鲜冻产品在种源、养殖、加工、物流、配送等整个产业链上已建立起全程可追溯系统,基本形成了科学、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控制、检查、检测体系,可追溯系统正式启动,公众可通过登陆中国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或电话语音、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信息查询,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和质量情况。
  四、新《环保法》实施推动养殖模式进步
  2015年新《环保法》的实施对肉鸭养殖业来说必然是一次考验和提升的机会,《规模污染防治条例》和新《环保法》出台后,部分地区相继出台禁养和限养政策,畜牧业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必被淘汰,企业必须对养殖模式进行升级,这也将催生出一些新的养殖模式:一是标准化模式,这种模式高投入、高产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发酵床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环保、节能、零排放、可持续;三是家庭农场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管理成本低、利润无再分配,可以实现零排放、自动化、生态循环。其中最适合家庭农场生产的是上层采用网上养鸭、下层配以发酵床,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劳动力,仅为传统养殖方式的1/3;其次是减少垫料开支,一次性铺设30~35厘米厚的垫料,中间少量补充后可以连续使几年;三是发病率降低,用药减少,保障食品安全,饲养管理者健康有保障;四是可以实现零排放,无任何污染物流出养殖场外,臭气、氨气极少产生;五是可以正常采取免疫、除虫、消毒等措施。但是采用这种模式初期建场成本较高,中小养殖户一时难以接受。面对日益加大的环保压力,必须更新现有养殖模式。
  五、产品深加工是待开发的金矿
  目前肉鸭养殖、粗加工的规模发展非常迅速,而深加工产能有限,两者之间矛盾突出,今后要加大深加工产能。由于目前国内肉鸭生产环节还存在不透明性,再加工鸭肉产品出口存在贸易壁垒,鸭肉产品基本上是国内消费。但是有些企业正在展开新的尝试,如南京桂花鸭集团与美国枫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江苏阿米娅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生产的阿米鸭(桂花鸭)已经走上美国市场,售价高达368元/只,这为国内大型肉鸭养殖、加工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六、生产模式升级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家禽业生产模式已经由最初的“公司+农户”模式升级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金融+保险”模式,产业链处于逐步健全完善之中。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模式,与政府政策导向都是分不开的。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肉鸭产业发展也进入全面调整时期:产能过剩的现状可以通过规模适度发展来缓解,要充分发挥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委员会计划在2015年将祖代肉鸭存栏量下调20%~25%,祖代鸭存栏量保持在2600单元、父母代15万单元、商品代25亿只;物流与电商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通过发展电商物流与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即使再不敏感的人,也会在2014年感受到互联网的脉动,电子商务是2014年的绝对主角。反观以养殖业为主体的农牧行业,传统的农牧业能否借助电商平台和物流产业实现转型并且取得新的突破?巨头们的跨界牵手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利益逻辑?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