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企动态 » 正文

双汇交首张成绩单 肉类行业已成全产业链竞争

2012-10-25      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    
 
内容摘要:双汇资产注入后前三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9.9%和189.9%,净利润增长超过先前业绩预告上限。
  人给力 “猪”帮忙
  10月20日,重组之后的“大双汇”发布三季报,这也是其重组完成后的第一张成绩单。
  双汇资产注入后前三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9.9%和189.9%,净利润增长超过先前业绩预告上限。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90.58亿元,净利润2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189.9%。每股收益1.91元,超出了之前业绩预告增长175%-182%的上限。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净利分别为107.41亿元和9.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和111.2%。从具体数据上看,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利润占前三季度利润接近一半,业绩大幅改善。最主要的变化在于毛利率的提升,从去年三季度的12.2%提升至19.7%,同时也比上半年的18.1%提升了1.6个百分点。
  在惨淡经营的A股市场,这样的增长业绩甚至可以用亮丽来形容,券商研究员们忙着“买入”、“推荐”、“强烈推荐”,重仓的基金也悄悄松了一口气,四季度是食品行业的传统旺季,按照这个趋势,双汇全年备考利润的完成已经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可以暗暗地期待一些惊喜了。
  肉类企业成绩好,当然离不开人给力、“猪”帮忙。
  招商证券司研究员朱卫华给出了双汇发展业绩增长的四个理由,第一个原因,就是猪价低,“猪”帮忙:“原材料成本下降,今年公司原辅料成本持续下降,尤其是猪价较去年下降明显,带来毛利提升”;二是三季度肉类消费逐渐进入旺季,9月肉制品发货规模和盈利水平均创历史新高;三是肉制品高档率提升,新产品表现优秀,带动毛利率上行;四是屠宰业务转型效果显现,鲜销率和产能利用率提升,尤其是9月屠宰量和头均利润均创新高。而用双汇的总结则是说,“产品结构调整成果出现,产品创利能力显著提高”,这个,就是团队给力了。
  由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第四季度是食品消费尤其是肉类消费的传统旺季。鉴于此,对于双汇的第四季,市场上给予了更大的期待。理由主要有三条:一是从肉类消费来看,下半年过了8月之后便逐渐变旺,尤其屠宰方面第四季度更是全面进入旺季,而肉制品方面规模效益逐月提高的势头不减,第四季度销售具有再超市场预期的可能性;二是从生猪存栏量看,猪价不会大幅上涨,其他原辅料方面大宗原材料价格仍在下跌通道中,综合看第四季度成本仍将保持低位;三是资产注入后管理层持股更有业绩动力,公司资产注入已经完成,高管全部间接持股,对做好业绩甚至股价也更有诉求。
  总结起来,无非是市场销售好、猪价成本低、管理层干劲大。看看,还是“人给力、猪帮忙”嘛!
  本次三季报也是双汇发展的首次正式并表,并对1-3Q11的业绩做出追溯调整。
  7月30日,双汇发展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成的公告》,同时宣布,“公司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换股吸收合并的新增股份4.94亿股已于2012年7月11日完成股份登记托管,股份性质为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日为2012年7月31日,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罗特克斯有限公司自本次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在本次发行中认购的股份。”
  这也意味着,“双汇集团”已经正式装入“双汇发展”,资本市场上的“大双汇”已经成为现实。
  “大双汇”的功效立显,从上市以来就一直困扰着双汇发展的关联交易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三季报显示:
  双汇发展的关联采购金额从去年同期的160.2亿元(重组前)下降至今年的5.5亿元(重组后),在同类交易中占比从65.5%下降至2.3%;关联销售金额从去年同期的23.6亿元下降至今年的2.5亿元,在同类交易中占比从9.2%下降至0.9%。
  杀猪的下乡养猪 养猪的进城卖肉
  事实上,猪肉价格经历过2011年高点之后,2012年上半年出现了稳步下滑的趋势。如果这一次,专家说对的话,“猪”还要为双汇的经营者和投资者帮忙好一阵子。
  按照倍鑫农业首席分析师王晓阳的数据,今年9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新高,能繁母猪数量首次突破5000万头,达到5065万头,同比增长4.5%。
  在不发生重大疫情的前提下,按照生猪生长周期推断,生猪价格低点应该是在2013年6月以后。“尽管四季度的消费旺季可能造成猪价短期上涨,但猪价在2013年6月以前仍将处于下行区间。”但在经历了“3·15”之痛后,“养猪”对于双汇来说,已经不只是“赚钱”的事儿,更加是“战略”的事儿。按照双汇董事长万隆的设想,双汇的生猪自养比例占屠宰量的三分之一最为合适,“如果生猪能够自己供应,第一这对食品安全是一个最有效的把控,同时,双汇在生猪价格上的话语权也会大大增强”,为此,万隆说,“屠宰加工厂建到哪里,养殖场就跟到哪里,围绕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
  按照双汇发展已规划的养殖业务拓展计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年出栏生猪160.2万头。双汇发展自产生猪头数将由2010年的23.19万头增长至2015年预期的183.2万头,增长690%。未来五年公司年生猪屠宰量将超过3000万头,生鲜冻品和肉制品年产量均将超过300万吨。
  事实上,不仅双汇起劲“养猪”,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企业中,已有近30家公司拥有生猪养殖业务。更有超前眼光的上市公司,要把养猪业放到国外。如唐人神在5月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出资约3200万与美国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旨在打造国际种猪育种企业。
  位于中原腹地,农作物丰富,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河南更是被蜂拥而来的各路“猪老大”踢破门槛,据不完全统计,仅是今年6月份,各路资本在此月宣布的拟投建生猪养殖基地规模总量,或为河南畜牧业未来5年带来“超千万”(头)出栏增量。即便是按万头规模猪场1000万元(全国平均较低值)基建成本计算,河南受益的投资额达70亿元。
  愿意下乡养猪的大佬们,不仅包括河南双汇、江苏雨润等“杀猪的”,还有山东六和等原来“养鸡的”,有“正邦科技”、“泰国正大”等作饲料的,甚至有联想集团、网易科技等原本玩“高科技的”。
  好了,各路神仙下乡养猪,增加供应之后,必然带来价格的下跌,如果按照他们宣称的生猪出栏量,几年之内我们都不用再发愁猪价上涨。但市场就是这样,有人笑,就有人叫。杀猪的高兴了,养猪的就该发愁了。
  当各行各业都跑到乡下和养猪的“争饭碗”的时候,“养猪的”只好跑到城市里来“杀猪”。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雏牧香”50家连锁店在郑州高调开业,这标志着雏鹰农牧一直以来的愿望“拉长产业链、进军屠宰业”已经成为现实。
  “由于我国猪肉市场的一贯特征是生猪价格变化快,屠宰后的肉品价格变化慢,因此,无论是杀猪的搞养殖,还是养猪的去卖肉,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起到烫平猪周期,稳定企业盈利预期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定程度的缓解,事实上,农产品企业的周期性很难抗拒,比如说,猪价飙升之时,对于养殖企业是大年,对于屠宰企业是小年;而猪价下滑之际,则屠宰受益,养殖受损。”王晓阳说。
  台前拼“猪”  幕后拼“钱”
  在产业化和规模化时代,无论是杀猪还是养猪,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十年前,双汇的一个标准屠宰厂,投资在1亿元左右,而十年之后,新近投产的南昌双汇和郑州双汇,投资都在7个亿左右。
  事实上,目前河南主要的肉类加工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双汇、众品、雏鹰,都已经上市,牧原处于过会待发阶段。
  企业在前台拼产品、拼市场、拼渠道、拼团队,而资本在背后,唯一要拼的就是钱。
  “中国拥有最多的人,最多的胃”。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投行高盛就发布研究报告,强烈看好中国的农产品消费市场。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颠簸百年的老投行确实极具前瞻眼光,在之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沉沉浮浮中,食品行业和农业企业所处的大消费行业始终是基金经理的最爱,估值在中国A股市场上可谓一枝独秀。而在产业市场上,食品行业和农林牧渔,是为数不多的保持增长的板块,各路资金、PE、风投更是在农业概念上重资囤积。
  而在这个“最大的市场”上的企业更是在过去的十年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双汇发展为例,1998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净资产为5.55亿元;销售收入为20.16亿元;净利润为5635万元;而预计到了2012年12月31日,这三个数字将为净资产119.11亿元,销售收入444.42亿元,净利润29.48亿元,分别是14年前的20.5倍,21.04倍和51.31倍。
  1998年12月10日,双汇发展股价上市当日,收盘价为11.75元/股,十年后,2009年12月31日(双汇发展的重大资产重组启动之前)这只股票上涨到53.10元/股,复权后股权为208.10元/股,增长16.7倍;总市值由上市当日的20亿元,增长到2009年12月31日的322亿元,增长15倍;而流通股市值则由上市当日的5.9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156亿元,增长25倍。
  也就是说,如果双汇发展流通股股东在公司上市当日以收盘价买入双汇发展股票,在不考虑得到的现金红利的情况下,十年的时间,投资者已经获得了25倍的股票投资收益。
  尽管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毋庸置疑,双汇和其他肉制品企业,依然处于“全球最好的市场”之中。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国肉类产量增长30%,目前肉类总量约占全球29%,猪肉占47%,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国,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全球肉类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
  2011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近8000万吨,5%的份额就是400万吨,而双汇目前只有300万吨的产销规模(冷鲜肉加肉制品)。肉类大国必将造就大的肉类企业,形成国际级的肉类企业集团,作为肉类加工企业的龙头,双汇是这个大市场的最大的受益者,具有优先做大做强的优势条件。
  同时,国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肉类生产和供应,有利于养殖业、屠宰业、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亦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但企业在拼“猪”的同时,资本一样加速在后台拼“钱”。
  双汇、雨润、金锣、众品等肉制品第一集团军的大佬已经全部登陆资本市场,而雏鹰农牧、牧原食品、山东六合、广东温氏等一线养殖企业同样没有被资本市场遗忘,同样兵强马壮,粮草充沛,同样“不差钱、不差市场、不差政策”,可以说,肉类加工企业向上游发展养殖业,养殖企业向下游发展加工业的趋势已经成为定局。
  可以想见,未来的肉类市场,不仅是企业与企业的比拼,更是资本与资本的对垒;不仅是品牌与品牌的较量,更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争锋。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免责与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编辑的内容,版权由原作者或资料提供方所拥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15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作出回应或删除相关内容并致歉!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info@mpmpc.org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