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配方:
肉类选择:猪后腿肉(80公斤)和鸡胸肉(20公斤),或者全部使用猪后腿肉(100公斤)。
植物性蛋白(可选):豆蛋白或豌豆蛋白(5公斤)。
调味料:糖(10公斤)、盐(2公斤)、调味料(1公斤)、大蒜粉、洋葱粉、黑胡椒、肉豆蔻等。
增稠剂:马铃薯淀粉(5公斤)、瓜尔胶或黄原胶(0.1公斤)。
防腐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0.05公斤)。
蔬菜颗粒:玉米、豌豆和胡萝卜颗粒(适量)。
详细制作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选择新鲜的猪后腿肉和鸡胸肉,确保无骨、无皮、无多余脂肪。
新鲜玉米、豌豆和胡萝卜切成小颗粒,预煮后冷却备用。
准备调味料,包括糖、盐、大蒜粉、洋葱粉、黑胡椒、肉豆蔻等。
准备增稠剂,如马铃薯淀粉和瓜尔胶或黄原胶。
准备防腐剂,如维生素C。
2. 原料处理:
将肉类切成小块,使用水力分离机脱骨,确保肉质细腻。
如果使用植物性蛋白,提前与水混合形成蛋白浆。
3. 配料混合:
在真空混合机中混合肉类、调味料、糖、盐、马铃薯淀粉、增稠剂和植物性蛋白(如果使用)。
缓慢加入水,确保混合物均匀。
加入预煮好的蔬菜颗粒,轻柔混合。
4. 填充罐头:
将混合好的肉糜填充到预先消毒的罐头中,控制填充量。
5. 密封罐头:
使用自动化设备密封填充好的罐头。
6. 高温灭菌:
将密封好的罐头放入高压灭菌锅,在121摄氏度下处理25分钟。
7. 冷却:
灭菌后的罐头迅速冷却,以固定形状。
8. 后处理:
冷却后的罐头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或密封不良。
合格的罐头贴标和包装。
9. 质量控制:
进行多次质量检查,包括原料检验、混合肉糜抽样检验、成品罐头抽样检验。
检查微生物含量、添加剂含量、肉质和脂肪的均匀性。
10. 储存和运输:
合格罐头在控制环境中储存,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防止罐头变形或损坏。
补充内容: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遵循GMP和HACCP原则,确保产品安全性和一致性。
定期维护和清洁生产设备,防止交叉污染。
实施严格的员工培训计划,确保每位员工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采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控,包括温度、湿度和卫生状况,确保生产环境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实施产品追溯系统,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和召回相关产品。
请确保所有的原料和成品都符合当地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在实际生产之前,建议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以验证配方的可行性和产品的市场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