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国内白羽肉鸡苗价格持续下滑,7月上旬苗价延续下跌趋势,且降至低位。上半年来看,种禽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随着6月苗价的再度下滑,种禽企业有淘汰及换羽种鸡操作,7月鸡苗供应量逐渐减少,推动中下旬苗价触底反弹。8月苗价仍有上涨空间,鸡苗孵化或陆续盈利。
7月上旬鸡苗市场延续6月行情,整体呈下跌趋势,且苗价降至年内低点。7月4日监测数据显示,主产区肉鸡苗均价跌至0.91元/羽,单日跌幅达0.18元/羽。大宗商品分析机构卓创资讯数据显示,7月1日全国白羽鸡苗均价为1.19元/羽,单日跌幅达16.67%。而短短3天后,价格又下跌了。据大宗商品分析机构上海钢联 Mysteel农产品对2025年上半年肉鸡市场的推算,白羽肉鸡日度平均出苗量控制在2907万羽左右,同比增长12.75%;白羽肉鸡供应大幅增量,但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7月中下旬国内毛鸡价格触底反弹,据卓创资讯价格统计,全国日度成交价格由2.97元/斤涨至3.37元/斤,累计涨幅13.47%。由于鸡苗与毛鸡价格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当毛鸡价格上涨时,使得养殖端整体盈利情况好转,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升,带动鸡苗价格上涨。本次毛鸡价格上涨,使得养殖端议价情绪降低,且部分前期持观望态度的养殖户陆续恢复补栏,使得鸡苗市场需求好转,推动苗价上涨。
据卓创资讯调研,7月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呈降后维稳趋势,但高温天气对种鸡产蛋率有较大影响,种鸡产蛋率下降,因此8月孵化场出苗量或继续缩减;8月毛鸡出栏量减少,或推动毛鸡价格上涨,提振鸡苗市场需求。供需双重提振市场,8月苗价或继续上涨,鸡苗孵化或扭亏为盈。
从养殖环节来看,企业要强化精细化管理,养殖水平的提高能有效确保养殖利润的提升。此外,也要关注鸡苗、环境控制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从屠宰环节来看,应加强产业链合作与整合,纵向一体化发展。通过向前延伸产业链,涉足肉鸡养殖环节,建立自有养殖场或与养殖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稳定肉鸡供应渠道和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和供应风险。向后拓展产业链,发展鸡肉深加工和销售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