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期刊 » 业界动态 » 正文

中国肉类加工机械行业报告

      来源:《肉类产业资讯》    2013年第3期
 
内容摘要:我国第一座肉类加工机械厂始建于1965年的武汉,70年代后又在上海、天津、杭州、山东、湖南、江苏等地建了几个肉类加工机械厂或车间,到1985年国内已有13个规模相当的工厂或车间。
   (续)
  企业发展和市场应用
  我国第一座肉类加工机械厂始建于1965年的武汉,70年代后又在上海、天津、杭州、山东、湖南、江苏等地建了几个肉类加工机械厂或车间,到1985年国内已有13个规模相当的工厂或车间。那时只能生产普通材质的屠宰吊轨、烫毛机、刮毛机、绞肉机、搅拌机、齿轮灌肠机和烤炉以及生产肉丸、肉松、肉脯等方面的简单设备,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设备都是依赖进口。
  2005年以前,我国已有近200家肉类加工机械生产企业,但绝大多数厂家的年产值都在三千万以内徘徊;企业生产车间拥挤无序,加工装备简陋落后,配件精度和互换性差,产品性能质量低下;企业间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和用户的肆意压价导致售后服务难以保障;行业标准的老化少据,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致使企业研发投入信心受挫,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国内食品加工行业准入门槛不高,良莠不齐的肉食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也使众多艰难度日的小型肉类机械企业得以生存空间的蓄积,使行业低水平竞争的怪圈持续膨胀。因此,种种因素的长期积累,严重阻碍了我国肉类加工机械行业的良性发展。
  当前,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形势下,为信息获取和技术合作的便捷提供了广阔空间。到目前,国内大大小小肉类加工机械生产销售企业已达3-4百家之多;能够生产和提供的设备技术,已经涵盖具国际先进水平的畜禽屠宰成套设备、畜禽胴体激光打码设备、分级分割技术设备、肉品追踪与朔源技术、精细初加工设备、气调保鲜包装技术、速冻调理加工设备、肉制品精深加工设备、连续自动化杀菌设备、安全探测设备及自动化分级定量包装、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储运技术设备等全产业链应用技术装备。
  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是令人欣喜的。许多代表性企业的产值连年递增甚至翻番,产值突破亿元的企业达6家以上;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扩建工厂的企业达10多个。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大量采用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精度的母机装备;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质量性能的稳定性快速提升,多项技术已与国际先进接轨,如二氧化碳致昏技术、家禽内脏自动处理技术、激光定位自动劈半技术、真空定量灌装、连续自动化杀菌技术、大型真空制冷滚揉和斩拌技术等等。
  随着近年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点高、集约化程度高、现代化生产规模大的畜禽屠宰及深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原有大中型肉类食品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加速;同时,肉类食品优势企业在趋势跟踪和品类拓展方面的努力,也进一步带动了品质、功能型市场的发展;加之人力成本上升,企业管理成本压力加大以及行业组织的积极引导等多重因素,推动了肉类加工机械大型化、连续自动成套化以及智能控制性能的强劲需求,从而将我国肉类加工机械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推上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现今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国产化应用率已经达到95%以上的覆盖水平。很多国产品牌已得到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和认知;如:晓进机械、四平SSK、青岛建华、嘉兴瑞邦、济宁兴隆、山东小康等。众多国产设备不仅在国内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国际上也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出口额达4252.91万美元;2011年1-12月我国肉类加工机械出口额已达7064.82万美元,“中国制造”的肉类加工机械遍布了世界各大洲,其中,亚洲区域占出口总量的46.575%,非洲区域占出口总量的20.88%,南、北美洲区域占出口总量的17.9%,欧洲区域占出口总量的11.48%,大洋洲区域占出口总量的3.1%。四年间,中国制造的肉类加工机械出口增长达60.2%。
  产业导向和政策支持
  “十·五”以来,国家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三农”排在了首位;肉类生产的节能和环保问题已列入重点治理,食品安全呼声更是持续高涨。肉类工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给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与空间。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行业专用装备自主化发展重点中,提出了肉类加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中“重点开发牲畜真空采血、电刺激、畜禽热汽隧道式湿烫及连续自动脱毛(羽)、多工位剥皮设备,胴体劈半和在线检测设备,家禽自动化掏膛和称重分级装备、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装备,畜禽胴体分级、激光打码装备,高湿雾化冷却排酸设备,大型真空斩拌机、滚揉机和真空定量高速灌肠机等肉类深加工设备,以及冷却肉、清真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和发酵肉制品加工设备,实现我国畜禽屠宰加工装备的成套化、国产化”等内容。“十二五”时期肉类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重点中,为肉类屠宰加工业列出了“畜禽动物福利和宰前质量安全预警技术、冷却肉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调理肉制品和发酵肉制品加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畜禽屠宰加工生产线和冷库改造升级”等规划。为我国肉类加工机械科研和创新明确了阶段性目标。
  我国的屠宰加工行业已经成为工业废水、废物排放的主要行业。据测算,我国屠宰加工行业年综合能耗为725.5万吨标准煤,耗水量约10.6亿吨,产生大量含血污、碎肉、内脏污物、粪便等污染物的废水约8.2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4%,产生化学需氧量约205万吨、氨氮约11.4万吨,产生固体废物约1300万吨。
  2010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了《肉类加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所列应用示范技术包含:畜禽屠宰风送系统(可有效解决污物对肉品的二次污染,减少进入冲洗水中的污染物质,使猪毛回收率达到95%以上,肠胃内容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畜禽骨深加工新技术(该技术可将设备投资减少40%,节约能耗35%以上,节约水资源45%以上,大大降低了能耗);节水型冻肉解冻技术(该技术解冻一吨原料肉的用水量仅为流水解冻的0.5%);猪血制蛋白粉新技术(该技术可降低能耗40%);现代化生猪屠宰成套设备技术(该设备包括同步接续式真空采血装置系统、自动控温(生猪)蒸汽烫毛隧道、履带式U型打毛机、自动定位精确劈半斧。该设备在生产率每小时达到300头时,每头猪比屠宰标准节水100kg);新型节能塑封包装技术与设备(每根香肠节约铝扣用量0.3克)以及肉类产品冷冻、冷藏设备节能降耗等技术。
  《肉类加工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的实施,要求到2012年,通过肉类加工行业清洁生产重点技术推广应用,全行业节约用电1153万千瓦时/年,折合约1420吨标准煤/年;节约用水22515.5万吨/年,减少包装用铝丝2.6万吨/年;减少废水排放量21390万吨/年,减少COD排放量7.4万吨、氨氮排放量0.4万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量6.25万吨/年。
  2011年6月,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的组织申报,多项肉类加工机械列入计划。财政金融机构将以多种方式支持数控装备开发和推广应用,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给予支持。
  2011年底,肉类加工机械专委会组织行业企业申报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预计《目录》将于2013年初出台。《目录》将成为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政府在财税、投融资方面将有针对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将来在国家新兴产业示范工程招标中胜出的企业将享有建立行业标准优先权。
  现存问题和发展建议
  14亿国人创造了庞大的消费容量,给各个层次的肉类加工机械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市场极为繁荣,另一方面企业间承受着空前激烈的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知识产权难以保障,整个行业的综合创新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
  食品安全,节能减排是肉类食品工业发展的大方向。据悉,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控中心等多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食品生产经营准入规范,将大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准入门槛。商务部将继续对微、小型技术和装备落后的屠宰加工企业,加大整治力度或强制淘汰出局;设备、技术和管理条件不达标的新增产能将难以入局,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低的原有屠宰加工产能将面临转换调整。这对肉类机械制造业而言,将是低端技术产品市场空间步入下行态势,研发能力弱、加工手段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出局”压力。
  自去年以来,受“瘦肉精”事件以及今年整体经济放缓的影响,国内肉类食品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同时受到波及;众多肉类食品新建、扩建工程停建或延期,导致很多肉类加工机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资金流动和成本压力。业内大型肉类企业“店大欺客”现象普遍,企业采购管理混乱,导致肉类加工机械长期处于“低质低价”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已成为影响肉类加工机械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行业企业提高从业素质、完善管理体制,共同努力突破“瓶颈”。
  “十二五”期间,肉类食品工业生产模式的转型提升,将进一步迫使部分企业加速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生产模式转变。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企业也将在产业的提升转型大潮中接受洗礼。适应肉类食品规模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生产的装备需求以及工艺结合,是我们肉类加工机械企业面对的重要挑战,需要积极加大基础制造、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的投入,加速改变肉类加工机械制造业与肉类食品加工业间不相适应的现状。
  在推进装备国产化进程中,亟需在“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食品加工企业准入,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建立国产化先进技术装备应用鼓励机制;通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全行业的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鼓励探索肉类加工企业装备需求与肉类加工机械研制的紧密联合,以先进适用的装备技术创新,推动肉类装备科技水平的提升。
  在肉类经济发展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的发展亟需政府从宏观到微观,给予包括经济的、技术的、信息的政策倾斜和多方面的大力扶持。为加快我国肉类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早日实现“肉类生产强国”,需要加大和明确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切实落实和梳理现有财政政策及资金渠道;对肉类加工装备制造业和肉类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装备自主化以及自主品牌建设,企业科技攻关项目、高端技术应用、企业技术改造、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肉制品安全及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给予政策性引导、协调和充分支持。银行应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的肉类加工机械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信贷支持。
  结束语
  肉类食品是人们从食物中获取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肉类产业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营养健康的重要食品产业。肉类食品功能化、营养化、品质化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是大势所趋,而实现这一发展过程中,先进的肉类加工机械将扮演者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肉类加工机械专业委员会与各相关机构的通力协作下,继续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诚信的引导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从业素质。加快行业标准化工作步伐,推动肉类加工机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以及良性的市场化应用。努力为我国肉类工业装备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支撑。
  2012年12月28日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免责与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本网转载编辑的内容,版权由原作者或资料提供方所拥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15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作出回应或删除相关内容并致歉!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info@mpmpc.org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