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山西生猪生产:何以实现“六连增”?

2012-09-03      来源:中国肉业网    
 
内容摘要:从2006年起,我省生猪生产连续六年每年递增率达到17%,年养殖总量突破2000万头,年产值超过188亿元,全国排名前移六位!
  从2006年起,我省生猪生产连续六年每年递增率达到17%,年养殖总量突破2000万头,年产值超过188亿元,全国排名前移六位!
  作为农业小省,我省生猪产业为什么能够强势崛起?
  政策扶持和产业升级,成为生猪生产“六连增”的强劲动力
  “实现‘六连增’,标志着我省生猪生产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一是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二是得益于生猪生产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的升级,高水平创出高效率。”省畜牧兽医局局长李广一语道出“天机”。
  2007年以来,中央和我省又先后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良种补贴、养殖大县奖励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累计投入补贴资金3.88亿元。如此密集地出台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扶持,有力地撬动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并在产业内部引发“蝴蝶效应”。
  现在,我省生猪生产基本实现了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来自畜牧部门的统计显示,如今我省规模养殖已经成为生猪养殖的绝对主力,2011年,全省出栏生猪50头以下的养殖户比2007年减少4000户,而万头以上的猪场却发展到了65个,并出现了一批十几万头、几十万头的现代化大型养殖场。如中阳厚通科技养殖公司,年出栏生猪就在20万头。全省规模化养殖的比重占到了68%以上。
  而随着养殖走向规模化和156个种猪场的建成,我省生猪良种育、扩、繁、保四级体系基本形成,我省生猪良种化率达到了100%,使得生猪单产水平、瘦肉率、饲料转化率高于全国水平。在生猪养殖由传统向现代升级的过程中,产业布局区域化和标准化的特征日益明显,现在全省养殖量在20万头以上的基地,集中在了41个养殖大县。同时,生猪生产在饲料、疫病防控、管理等方面做到了标准化。
  省内煤企和国内外名企进军生猪产业,为“六连增”添翼
  煤老板养猪,这在近年的山西可谓司空见惯。伴随煤炭资源整合引发的“行业洗牌”,一批煤炭企业离开了老本行,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煤老板就选择了生猪养殖。
  省畜禽繁育站站长张树方告诉记者:“山西现在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越是产煤大县就越是养猪大县,二者之所以重合,就是因为原来的煤老板现在变成了 ‘猪司令’。由于煤老板资金实力雄厚,因此他们养猪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起点高、规模大,一上手就是全套的现代化设施,一起步就是万头以上,有的甚至是十几万头、几十万头的规模。因此,他们不论在规模养殖中所占比重,还是生猪总量中所占比重都很大,堪称生猪养殖的生力军。”
  长治县洁思养殖公司就是依托煤炭资本建立起来的一家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公司,公司年出栏生猪在4万头以上;山西凯永养殖有限公司也是由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而成,作为国家级生猪扩繁扩建项目实施单位,该公司到“十二五”末年可出栏生猪20万头。
  在我省一批煤炭企业转型成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的同时,正大、天津宝迪等部分国内外知名企业,也开始进军我省生猪产业。天津宝迪集团正在我省发展生猪养殖,他们建设的年产10万头原种猪的繁育基地,总投资达10.8亿元。7月30日,正大集团多位高管携带一项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来我省寻求合作。这些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不容置疑,煤企转型和名企加盟确实为我省生猪生产“六连增”添翼。
  产业化水平加速提升,为生猪产业做大做强扬帆
  “木桶理论”告诉人们,决定木桶存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
  近年来,我省积极发展本土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做大省内生猪加工企业并引进外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强化产业链条中这两个最薄弱的环节,下大力气拉长“短板”,加速提升生猪的产业化水平。
  山西饲料资源丰富,玉米年产量在80亿公斤左右,且品质好,饲用转化率高,另外还有丰富的豆类、糠麸、饼粕等,但过去饲料加工却相对滞后。为此,我省积极扶持本地饲料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坚决淘汰设施简陋、设备落后、管理粗放、质量不高的生产企业,已建成了以山西大象为代表的一批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饲料加工企业。而且,正在通过对现有饲料企业的整合、改造、提升,力争打造一批年产30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加工企业。
  针对缺少大型生猪加工龙头企业的现状,我省在鼓励六味斋、泽榆、田和等现有本土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同时,抓住省外大企业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雨润、双汇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提升我省生猪加工水平。雨润已在我省高平建立年屠宰200万头生猪的加工基地并投产,满负荷运转完全可以包揽晋城市的全部生猪加工。双汇正在太原筹建加工基地,未来的“吞吐”量也十分可观。
  饲料加工和生猪加工这两个重要环节日益强化,不但使我省生猪产业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更为把我省生猪产业打造成现代农业的旗舰产业鼓起了风帆。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关键词: 山西 生猪 生产 六连增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