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业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传统产业,肉牛存出栏量、牛肉产量居河南省第一位。据统计,2012年南阳市肉牛存栏140万头,年出栏90万头,年产牛肉13.5万吨,产值56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6%。
近年来,南阳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发展原则,按照全产业链运作的现代化经营理念,突出品种、基地、品牌、集群等四个重点,抓好组织、政策、资金、服务等四项保障,做大做强肉牛产业。
抓品种一是保种。一要扩大保种核心群,在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目前养殖的100头母牛的基础上,力争使能繁母牛规模达到200头以上,保种群达到500头以上。二要建立社会保种区,初步选定邓州、内乡、西峡、淅川等为保种区,每个市县建立一个100畜位以上的母牛规模保种场,并选定2个——3个重点保种乡镇,使基础牛群达到5万头以上。
二是育种。在南阳牛保种的基础上,采取本品种选育的方法,力争用5年——8年时间,育成南阳牛新品系或新品种。一要在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建立200头规模的南阳肉牛核心育种场;二要在方城、社旗、唐河、镇平、宛城、南召、卧龙、桐柏等地建立育种区,每个县区建立1个——2个母牛规模育种场,选定2个——3个重点育种乡镇,使基础牛群达到10万头以上。
抓基地一是母牛养殖基地。本着“边保种、边选育、边生产”的原则,建立基础母牛群,积极探索平原型、山区型规模养殖母牛新模式。计划通过3年——5年的努力,建成母牛专业乡镇50个,母牛规模养殖场(户)3000家,使基地母牛群达到30万头以上。
三是肉牛育肥基地。支持肉牛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产业联盟、合同契约等形式,以500头畜位以上肉牛育肥场建设为主,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建设优质肉牛货源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生产肉牛产业发展项目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吸引各种社会民间资本,发展肉牛规模养殖。计划通过3年——5年的努力,建成规模育肥场1000个,其中500头以上畜位的100家,年育肥能力达到60万头以上。
抓品牌大力培育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并以龙头加工企业为载体,打造南阳肉牛产业品牌。利用南阳牛的品种品牌和南阳黄牛研究所的技术品牌,以唐河肉牛集团、南阳黄牛产业协会、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等企业为依托,经3年——5年的努力,开发出传统的南阳牛牛肉品牌;以皮南牛、夏南牛、德南牛等为主,以科尔沁牛业为依托,生产高档红牛肉;以南阳大亚农牧、润达黄牛有限公司等为依托,建立高档肉牛育肥场,生产高档雪花肉牛。突出抓好“科尔沁”、“群发”、“润达”等牛肉产品的品牌培育,争创名优品牌。
抓集群以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为主体,发展壮大南阳肉牛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要巩固现有企业,完善发展规划,抓好项目争取,扩大招商引资,搞好产业配套,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利用3年——5年时间,使肉牛实际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0万头,建成年5000吨牛肉的熟食加工厂,形成40个1000畜位和1个1万畜位的肉牛育肥场,并完成土地流转、牧草种植、母牛基地建立、有机肥生产、生化制药等一系列配套项目建设,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