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福建省厦门岛内两个区分别发布通告,全面暂停辖区内各类活禽交易。市场内一些原先宰杀活禽的“鸡鸭店”改为“夏商禽业”统一规格的店面,专门出售经过正规检验检疫的白条禽,整洁的店面与先前脏乱的场所形成巨大反差,成为市场的一道风景线。
不过,一段时间以来,去市场的市民发现,活禽售卖摊点又悄然出现。近日暗访,四里社区旁菜市场、高林市场、湖边社区分别发现活禽售卖摊点,这是偷偷摸摸暗地操作的;另外在浦南市场发现两个相邻摊位售卖宰杀活禽,则是公开摆摊,店主还声称“禁令早就解除了”。
厦门岛内暂停各类活禽交易,是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保护公众健康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只要禁令没有解除,就应该严格执行。有关报道让笔者不禁想起一个话题,类似岛内市场售卖宰杀活禽这类问题,该谁来发现?
作为新闻媒体的暗访团,有责任运用新闻舆论监督的手段来查找、披露问题,但是在暗访团之前,对这类“公开的秘密”,有关管理单位是否知晓呢?按说,最有责任也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当是市场管理者。然而,市场内有人长时间偷偷宰杀卖活禽,甚至“鸡鸭店”重新开张,管理者竟然“毫无发现和作为”,只能表明市场管理不到位。市场管理部门不是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市场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吗?
对岛内部分市场售卖宰杀活禽的问题,有关部门也有责任及时发现,及时整改。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许多部门有关,这些部门理应经常检查岛内暂停活禽交易这一规定的执行情况。别的不说,仅就“夏商禽业”的主管部门而言,分布在各市场的那些由原先“鸡鸭店”改编的“夏商禽业”门市,是不是能认真遵照规定营业,是否“挂羊头卖狗肉”,既卖白条禽又宰杀活禽?主管部门应该经常“回头看”,明察暗访,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督促整改,以保证“夏商禽业”不变味,不走样。
另外,由于市民对禁令是否解除并不清楚,对售卖宰杀活禽现象“回潮”并没有强烈的反应。鉴于此,有关方面很有必要重申“禁令还在,违规必究”。即便哪一天有关禁令解除了,有关部门同样要加强管理,切实管好活禽源头,发动市民监督,规范经营行为,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保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