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用档案,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积极探索建立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制度,将养殖场户、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全部纳入信用管理范围,建立诚信信用档案79份,详细记录各主体在防疫检疫、兽药饲料使用、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履行等方面的守信与失信信息,实现“一户一档”动态管理,为实施精准监管和分类扶持提供了数据支撑,有效引导经营者珍视自身信用。
实施联动奖惩,让信用价值“看得见摸得着”。着力推动信用评价结果与产业政策深度挂钩,为让诚信真正成为行业的“硬通货”。一方面,对信用等级高的主体,在项目申报、政策扶持、资金补助、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积极推荐给金融机构,争取更优惠的信贷支持,使其切实感受到“守信有益、守信有价”。另一方面,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则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在各项准入、审批和享受优惠政策中予以限制,形成有力震慑。这套“奖优罚劣”的组合拳,显著提升了全行业对诚信建设的重视程度。
强化全程监管,为产品质量安全装上“安全锁”。诚信建设,监管是关键。我局持续加大畜牧业全链条监管力度。在生产端,重点督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情况,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确保源头安全。严格落实强制免疫计划,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畜禽综合免疫密度达到98%以上,督促养殖场户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对疫情报告进行严格核查,严防瞒报漏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规范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掺杂使假等行为。通过严格的监管,倒逼生产经营者恪守诚信底线。
突出示范引领,为行业发展树立“风向标”。在严格监管的同时,注重典型引路,积极组织开展“诚信养殖示范场”“安全生产标杆企业”等评选活动,通过媒体宣传、现场观摩等形式,广泛推介诚信经营、质量过硬的先进典型及其成功经验。这些身边的榜样,为全区畜牧业经营者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样板,激发了行业内“比、学、赶、超”的诚信经营热情。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甘州区畜牧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市场环境更加规范,经营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意识普遍增强,市场交易秩序持续向好,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畜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甘”字号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消费者信任度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更具活力,诚信品牌的树立,吸引了更多金融活水和社会资本流入畜牧业,推动了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升,为全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化畜牧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让诚信之风吹遍每一个养殖场户,为守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