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农妇警告:在中国吃猪肉等于自杀”的帖子在网上流传。网文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添加剂催肥催长,长期食用该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传言引发不少市民担忧。11月30日,记者深入济南市生猪养殖、屠宰大县商河县,对多家生猪养殖基地、定点屠宰厂以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进行实地探访———
规范养殖
生长周期与饲料、养殖环境有关
生猪是否真的使用催肥剂、究竟几个月出栏正常?带着这些疑问,11月30日10:30,记者来到商河县和康源养殖有限公司。为了避免人员流动带来外来疫病侵害,记者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穿上一次性隔离衣。“由于仔猪的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养殖基地采用封闭式管理。”该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带领记者参观猪舍、配料等。据介绍,猪舍必须保持恒温、恒湿、恒氧,且完全隔离,即便是饲料,也是严格按照配比,定时定量投放。“饲料主要以麸皮、玉米、鱼粉、秸秆为主。”“等仔猪长到20公斤左右时,公司将采用与农户合作的模式进行放养,公司负责为农户配送饲料、药品及养殖技术服务等。”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普通猪需要5-6个月出栏,100公斤左右,猪的生长周期与品种、饲料营养、养殖环境等有关,并非催肥剂的缘故。
随后,记者在另一家养殖基地——— 绿源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看到养殖场内设有敞篷、泥浴池、水池等,五六十头毛色如墨的猪如同生活在“游乐场”中。“这里的猪采取自然放养,增强生猪抵抗力和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并且,饲料是自产自配的,主要以有机玉米、麸皮、豆秆为主。”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黑猪与普通猪生长周期不同,一般一年出栏一次。
疫病预防
根据疫情增加抽检频次
11月30日11时,记者来到商河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该中心承担全县动物疫病检验鉴定等工作,目前,商河县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可达70%以上。“我们根据外地疫情情况,适当加大检查频次和抽检频次。”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生猪检测方面,主要是不定期采取血样进行抗体检测,分析疫病流行趋势及免疫质量,为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实验室每年检测猪血清1000多份,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乡镇,方便其补防补疫。”
据了解,近期商河县畜牧部门对随机抽取的50余个规模饲养场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检验养殖环节是否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在检查的200余份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尿样中,合格率达100%。
定点屠宰
出厂合格率保证100%
为了切实确保消费者食肉安全,济南市严格规定生猪实行定点屠宰。11月30日11:30,记者来到济南万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济南市规模最大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记者现场看到,车辆必须经过喷雾消毒才可进入,“养殖场运送来的猪必须经过12小时的静养才能进行屠宰,避免猪产生应急反应和注水现象。”该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头运送来的猪均经过监管部门的检验,并佩戴“耳标”。
该企业工作人员指着堆放整齐的检测卡向记者介绍,检测人员对每批运送来的猪抽取5%尿样进行快检,初步判定是否可以接收。静养后,再进行100%的尿样检测,对于不合格的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肉制品出厂合格率达100%。“检测主要针对非法添加物,目前未发现使用催肥剂、瘦肉精的现象。”据了解,商河县畜牧部门对定点屠宰厂进行每日检查监督,保证检测落实到位。
出入检查
24小时打造“无疫区”
商河县畜牧部门不仅对生猪从养殖、屠宰、检疫方面做到环环监管,还对出入县的肉制品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监控,将商河县打造成“无疫区”。11月30日12:00,记者来到商河县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24小时进行监管,做到每车必检,消毒到位。”该检查站工作人员表示,该站从检疫证、物品种类等方面,对出入县区的运送畜禽及畜禽产品的车辆进行查验,并做好工作记录,做到全天无空岗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