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牛肉价格一路上涨。12月2日,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公布监测数字:4月份以来,全国牛肉价格呈较为明显的上涨走势。与4月1日相比,12月2日,全国牛腱肉、牛腩肉价格分别上涨22.0%、24.0%。
牛肉价格“涨潮”声中,享誉全国的平遥牛肉价格怎样?作为当地主要产业之一的牛肉产业,有哪些举措?12月3日、4日,本报记者在晋中市及平遥县进行了采访。
熟牛肉价格暂未见涨
“一品香”牛肉258克装,每袋39.80元;牛腱肉200克装,每袋38.10元;普通冠云平遥牛肉,200克23.5元……这是12月3日记者在晋中市一家大型超市看到的袋装平遥牛肉价格。在晋中市多个县市的大型超市,牛肉熟制品的价格大抵如此。
平遥县一家散牛肉小店店主张兴高说:“生肉市场最近几乎一周一个价,但熟肉市场近两个月了也没有变动。”张兴高说,以他的店为例,现在牛肉价格是每斤49元,10月初以前每斤为42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继今年10月调整后,“冠云”“青云”“步升”“欢春”等品牌的牛肉价格均没有大的变动,有的甚至降低价格搞促销。
稳定节日市场一周损失千万
“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我们因生肉市场价格的波动,一周时间销售的差额损失便达到了1000余万元。”12月4日,平遥牛肉集团肉业公司经理陈泽刚对记者说。
今年4月起,生牛价格一路上涨,作为平遥牛肉龙头老大的平遥牛肉集团也想过涨价,“但考虑到事关千家万户,所以一直没有调整价格。”陈泽刚说,今年中秋、国庆两节之前,集团内部再次提出调整牛肉价格,最后考虑到人们实际消费中的感受和利益,最终选择在假日过后的10月8日调整价格。
以量补价企业自救
采访中,陈泽刚谈到,“两节”前后的两个月,仅平遥牛肉集团销售便达千余吨。这期间,他们不仅将库存全部搬出,还从东北、内蒙古等地紧急调用生牛。
为了补充市场波动带来的不足,平遥牛肉企业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从量上突破,以弥补单价的损失。例如,平遥牛肉集团在正常的生产之余,特地开辟了两万吨的现代化生产线,供人们参观。“这种做法,能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到整个牛肉企业生产的规范性和质量保证等,对于促进销售,有着极大的推动力。”陈泽刚说。
宰杀一头牛获利一张皮
市场的涨价之风,无疑给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不小的影响。晋中市民孙芸说:“家人都很喜欢吃平遥牛肉,但看着价格,真的有些心疼。”
百姓受到的影响如此,那么企业呢?结合对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采访,记者以一头牛为例,对比今年4月与如今,就企业的所得进行了大体还原。今年4月初,一头大约1000斤的肉牛,价格在9000元左右。经屠宰,每头成年牛能产生肉360-400斤;加工后,熟肉约重240斤。以每斤熟肉售价45元计算,一头牛最终的肉制品价值11000元左右。4月份,一张牛皮可获利400元。这样,不包含生产成本,一头牛可获利约2400元。
眼下,一般1000斤左右的肉牛约12000元。按照同样的计算,以每斤熟肉50元计算,在肉制品上,连同成本,企业可以得到12000元,即收入几乎为零。那么,企业是不是就没有利润了?采访中,记者得知,如今,企业最终能够赚到的,就是现在的一张牛皮的价格,即600元左右。
按照这样的逻辑,以平遥县最大的牛肉企业平遥牛肉集团为例,一年50000头牛的销量可获利(含生产成本)3000万元。据此推断,基本与该企业有关负责人的表述相吻合:“去年,平遥牛肉集团年销售4.5亿元,利润为2000万元。今年的情况,从目前来看,则要惨淡得多。”
就此情况,一位熟悉肉牛产业的专业人士表示:目前的平遥牛肉企业,虽然注意到了产业链条的发展和延伸,但大多还仅限于养殖的部分拓展。他建议,企业一方面要从上游产业中加大肉牛养殖基地的更大发展;下游产业中,则力争有自己的皮制品企业。如此,方可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