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www.mpmpc.cn/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期刊 » 市场分析 » 正文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王素春,蒋文明,侯广宇,李金平,刘朔,陈继明

      来源:《肉类产业资讯》    2017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摘 要:活禽市场在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中发挥着病毒汇集、增殖、杂交、变异、储存和传播的作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禽业健康持
  摘 要:活禽市场在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中发挥着病毒汇集、增殖、杂交、变异、储存和传播的作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禽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与我国禽流感防控和养禽业转型升级方向相悖。随着冰鲜禽肉上市和日益普及的电子商务等业务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使其全面取代传统的活禽市场成为可能,并可以让民众通过更好的途径消费新鲜美味的禽肉。全面取代活禽市场,禽流感防控事半功倍。
 
  关键词:禽流感;活禽市场;电子商务;疫病防控;公共卫生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是指用冰鲜禽肉上市和日益普及的电子商务等新的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传统的活禽市场。取代活禽市场不是禁止民众消费新鲜美味的禽肉,而是让民众通过更安全的途径(网购、直销等等),消费新鲜美味的禽肉。下面将讨论全面取代活禽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必要性

  1.1 活禽市场和禽流感防控存在对立影响
  传统的活禽市场是流感病毒汇集、增殖、杂交、变异、储存、传播的活跃地,也是活禽大规模长途运输(禽流感传播风险高)的直接根源。如果继续容许活禽市场的广泛存在,我国H5、H7亚型禽流感大规模免疫,都难以取得持久的成功。全面取代活禽市场后,各类流感病毒在活禽市场中增殖、杂交和扩散的风险变为零,活禽的运输也就随之减少。这样,我国养禽场的禽流感风险能降低至现在的30%以下,从而为我国能够早日退出H5、H7亚型禽流感大规模免疫,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助推养禽业转型升级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彰显政府大力推进养禽业转型升级的坚定意志和确保养禽业长治久安的决心;有利于保护活禽市场零售人员的生命安全(据悉,活禽市场零售人员因H7N9病毒感染而发病或死亡的风险,约是其他人群的88倍);有利于保护养禽者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防止活禽市场突然关闭带给他们巨大的冲击和经济损失;有利于冰鲜禽上市和新鲜禽肉电子销售等新的健康模式全面发展。
 
  1.3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推进我国动物福利事业发展
  活禽市场销售活禽时,常采用残忍的方式处死家禽。如,鹌鹑、肉鸽等直接剥皮加工。这些行为不符合现代文明对动物福利的要求。
 
  1.4 活禽市场防疫难度大
  政府监管部门普遍认识到活禽市场的清洁生和防疫条件都难以有效提升,且H5或H7亚型流感病毒的污染率很高,按照动物防疫法等相法律规定,需要采取严厉的措施。如果不能关闭禽市场,就需要用新的模式,取代活禽市场。
 
  2 可行性
 
  2.1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需持续努力,亟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众所周知,消除醉酒驾车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但提出禁止醉酒驾车这项政策,彰显政府重视交通安全的执政理念。“酒驾入刑”实施后,我国禁止醉酒驾车就取得显著进展。换言之,只要政府有决心,短期内全面取代活禽市场也能取得显著成效。从疫病传播动力学看,只要将现有的活禽市场总数减少至现在的20%左右,禽流感防控效果将明显提升。
 
  2.2 取代活禽市场是鼓励民众转换方式,安全消费新鲜禽肉
  取代活禽市场不等于禁止民众消费新鲜美味的禽肉,也不是禁止家禽饲养与销售人员禁止销售新鲜的禽肉,而是让民众以安全的途径消费新鲜禽肉,让家禽饲养与销售人员以安全的途径销售新鲜禽肉。消费者与家禽养殖场或家禽屠宰场之间,可通过互联网或电话方式,订购新鲜宰杀好的禽类产品。此外,目前已有不少企业陆续开展禽肉保鲜技术研究,为推进禽肉冰鲜上市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官方正式公告全面取代传统的活禽市场,那么强大的资本力量就会涌入这些新兴的销售模式,不需要政府投资(但需要政府设置准入门槛),并且通过市场竞争,新兴的安全销售模式会越来越完善,成本也会逐步降低。
 
  2.3 电商的发展,为全面取代活禽市场奠定基础
  通过互联网或微信途径,借助生鲜速运等快递方式,企业向消费者销售活禽(消费者当天可取到自己选好的白条鸡),该模式已被业界多次尝试。电商销售活禽具有视频挑选、视频监控、远离居民区、可统一屠宰、统一配送,可预订、团购、直销,因而可以降低销售屠宰成本,提高卫生防疫水平,减少人禽接触机会,降低行政管理难度。推广电商销售活禽,既能满足群众对鲜活禽肉的需求,又能满足禽流感防控的需求。
  近年来,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关闭了部分活禽市场,不少活禽市场关闭时间较长。这可以看作一种试点,提示活禽市场是可以永久性关闭的。有人说,台湾和香港都没有全面取代活禽市场,那我们中国内地也难以办到。其实,中国大陆的执行力要远远超过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执行力。最近几年中国内地的微信、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发展迅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了用新的模式全面取代活禽市场的现实基础。
 
  2.4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求活禽市场必须有合格的动物防疫条件。依据现有我国各地活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措施,绝大多数活禽市场动物防疫条件都不合格;这些年活禽市场的监测结果,也多次显示活禽市场的H5病毒、H7N9病毒、新城疫病毒等诸多禽类病原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国家有理由全面取代活禽市场。同时,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家禽从业人员,对H7N9病毒的风险都很重视,因而建议把握好推行这项措施的时机。
 
  2.5 全面取代活禽市场需强化监督管理水平
  在落实这项政策上,宣传教育、疫病监测、活禽和禽产品检疫管理,都能够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如,对于这项政策执行不力的地区,加强禽流感监测,发现长途运输销售的活禽(如果不是禽苗)、活禽市场中的家禽,存在H5亚型或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依法予以坚决的扑杀、销毁,并进行流行病学追踪溯源。
  有人担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代活禽市场,会导致我国黄鸡和水禽的饲养总量急剧下降,甚至优良品种丢失。我国黄鸡和水禽的饲养量,显著高于其他国家,而它们传播禽流感的风险很高。因此。从保障家禽业整体安全看,我国需要减少黄鸡和水禽的饲养总量。另外,用新的销售模式全面取代传统的活禽市场后,我国各类黄鸡和水禽仍有渠道进行销售,不会发生优良品种丢失的现象,此外,我国尚有专门的单位持续进行家禽的保种工作。
  当然,全面取代活禽市场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禽流感问题。这是因为我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家禽是防疫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小规模养殖场饲养的,98%的养禽场仍然是中小规模的养禽场,大量的家禽仍然散养在开放的水体上或陆地上。因而,在养殖环节,我国各类禽流感病毒的防控风险仍然很大,在H7N9疫情严峻形势下,仍然需要大规模免疫,遏制H7N9病毒继续危害和威胁的势头。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4711
 
关注"肉食界"微信公众号
专注肉类纵横资源,服务于肉类全产业链的信息“复兴号”
关键词: 活禽 冰鲜禽肉
[ ]  [ 打印 ]  [ 投稿 ]  [ 关闭 ]  [ 评论 ]  [ 返回顶部
 
 
版权声明:

1. 转载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肉类机械网”,或与本网联系,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拥有,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果转载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权益和版权问题,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

4. 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5. 投稿与合作热线: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热点推荐
新闻排行
 
×关闭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关闭
http://www.mpmpc.cn/news/show.php?itemid=32033